怎样解释不可胜在己 可胜在敌

怎样解释不可胜在己 可胜在敌

“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的意思:指创造不被敌人战胜的条件,在于自己主观的努力,而敌方是否能被战胜,取决于敌方自己的失误,而非我方主观所能决定。出处:春秋末年孙武《孙子兵法·军形篇》: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译文:

孙子说:从前善于打仗的人,总是先创造条件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捕捉战机攻胜敌人。做到不可战胜,就会掌握战争的主动权敌人出现空隙,就乘机击破它。因而,善于作战的人,能够创造不被敌人战胜的条件,不一定使敌人被我战胜。所以说:胜利可以预测,但不可强求。

这段话体现的智慧:

从备战的角度出发,强调“先胜后战”的思想,指出善于用兵的人,总是先创造条件,使自己不被敌人战胜,然后等待和寻找有利的机会同敌作战。功夫要下在内部的自强上。

内部的自强即国家的富强和兴旺发达,加强国家建设、经济发展、军器研究和准备等,都是战前要做的准备。各方面准备之后,通过双方力量对比,若是优势明显那么就可以出兵作战了。

政治斗争上讲,“先胜后战”是要在自身实力得以强大再进行后续的政治活动。政者之间的较量包括健康的形象、富有为民服务的思想、积极而不断地学习、提出一套行而有效的策略,以及到群众中锻炼。如果这几个方面都做好了,自然就会得到人们的支持而立于不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