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油腊肉的腌制方法

茶油腊肉的腌制方法

原料

more

腊肉 (一块)

腊肠 (一根)

腊鱼 (一条)

茶油 适量

干椒末 适量

蒜籽 适量

1/腊肉洗干净后放入锅中煮十分钟。

2/捞出来放凉后切成片,腊肠也洗干净切成片。

3/洗干净的腊鱼剁成大小合适的块以后入锅稍炸一下。

4/三样腊味码入碗中。

5/淋上茶油,放上干椒末和蒜末,上锅蒸四十分钟。

6/端出来倒扣在盘中里,其实自己吃的话拌匀就好。

7、美味又好吃的茶油腊肉的腌制方法完成开吃了。

以下是茶油腊肉的方法/步骤

1/3

锅放入清水烧开,将腊肉整条放入锅中煮熟(过水冲淡肉本身的咸味),切片龙井茶过水烫,备用。

2/3

色拉油烧至7分热,放入姜丝、蒜片、麻椒、树椒、葱丝爆炒出香味,加老抽翻炒后加入腊肉片大火翻炒

3/3

翻炒至腊肉本身出油,加入茶叶,翻炒出茶香,加青椒(切丝)翻炒,加盐后即可出锅。

注意事项

腊肉本身带有咸味,加盐时需试尝。

茶油腊肉名称源于其制作工艺,将腊肉浸泡在茶油缸中,历经时日待茶油沁入腊肉,腊肉便兼有了茶油的部分优点。

古籍上曾有"将腊肉浸于茶油缸中,可经年不坏"的记载。

近代极少有制作茶油腊肉的痕迹,仅在湖南娄底和邵阳地区零星存在,主要存在于涟水流域,以涟水船帮为主。解放后由于涟水兴修水利无法行船,船帮没落,加之解放初期大跃进及之后文革影响,茶油腊肉基本绝迹。

2010年后涟源船帮易氏尝试恢复古法制作茶油腊肉。

中文名

茶油腊肉

外文名

暂无

主要原料

茶油,猪肉

是否含防腐剂

主要营养成分

蛋白质,脂肪酸

分布区域及地理环境:

茶油腊肉曾广泛存在涟水河畔,甚至更广泛的区域,目前已经无法考证,到民国时期,有据可查的主要分布在石马山镇石门村和附近群英群雄村少量在涟水下游的湖泉、渡头塘等地。因为产茶油,渡头塘聂家也长期制作茶油腊肉,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断。茶油腊肉的起源无从考证,但从掌握的资料来看,茶油腊肉的出名是由于当时沿涟水河的水运。

历史渊源:

相传乾隆年间,就有石门聚英堂易氏先祖制作茶油腊肉,后传至盛主公曾孙易新瑚,及重孙易修林,是目前可以考证并确认的。当年易新瑚率涟源船队沿涟水经营水运,茶油腊肉因为便于保存和携带,是当时船员(纤夫)仅有的荤菜。因为茶油腊肉有极为奇特的香味,涟水至湘江沿线都曾有过“涟源号子响茶油腊肉香”一说。

茶油长期浸泡的腊肉切薄片呈半透明状,以五花腊肉为上品。其中又以“五花三层一寸半斤,两肋四片六重八两”为极品。五花指的是五花肉,三层的意思是肥肉和廋肉各三层相互夹叠,一寸指厚度一寸,半斤意思是每块只取最好的半斤,两肋是五花肉的位置取自两肋,四片指两肋的前后腿各取一片共四片,六重就是肥廋各三层共六重,古代采用十六两为一斤所以半斤也就是八两。取材极品,做工考究的五花腊肉经茶油浸泡之后,色香味俱全,外观尤其惊艳,肥肉温润透明如玉,廋肉曾金红色光泽,故又称“半斤八两金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