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湿地的形成

干旱区湿地的形成

湿地形成原因:

1、太阳辐射弱,降水多,蒸发量少。

2、地势低洼,有利于水流汇集。

3、冻土广遍,不利于水流下渗。湿地具有多种功能: 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径流,改善水质,调节小气候,以及提供食物及工业原料,提供旅游资源。另外,沿海地区,还有海水倒灌或者说海水的顶托作用。

干旱区湿地的形成

1、湿地形成原因: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浅水覆盖的土地。其类型多样,因而成因也多样。一般来说。是因蒸发量小于降水量。且地势较低平。排水不畅。除此之外。

2、热带地区还因降水丰富,排水不畅形成湿地。(如印尼)

3、高原地区还因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冰川融水较多而地表水较丰富、且冻土广布而水难以下渗。于易积水的低洼处易形成湿地。(如青藏高原)

4、高纬度地区还因气温较低冻土广布而水难以下渗。并且气温低蒸发弱。地势地平排水不畅。也易形成湿地(如东北三江湿地)。

干旱区湿地的形成

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是形成干旱的直接原因

大气环流异常,海气和陆气相互作用会导致降雨偏少,蒸发加剧,这是干旱发生的根本原因。

我国有五个明显的干旱中心:

1东北干旱区,主要集中在4月~8月的春夏季

2黄淮海干旱区,经常出现春夏连旱,甚至春夏秋连旱,是全国受旱面积最大的区域

3长江流域地区,以7月~9月出现干旱几率最多

4华南地区,干旱主要出现在秋末、冬季及初春

5西南地区,范围较小,主要出现在冬春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