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中的水是从哪里来

海洋中的水是从哪里来

海洋是地球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海洋中的水是固有的。但是海水有漲有落。当地球的南北两极冰川慢慢的溶化时,海平面有所上升。当太阳光强烈照射时。海水大量蒸发成水蒸气,水蒸气与冷空气产生对流形成乌云。乌云漂到陆地或海洋上空降雨。陆地暴雨成灾形成湖泊河流。河流又弯弯曲曲流向大海。湖泊中的水也会蒸发成水蒸变成雨而降落到海洋中。所以海水是自发循环而使海水总量不变。就象密闭的容器里物质不灭的原理一样。

地球上海洋的水从哪里来的,首先要知道太阳系里的水从哪里来。因为地球是由太阳系的前生大恒星超新星爆发后的碎片凝聚而成的。而这些碎片就包含了各种化合物,其中包括水,所以海洋中的水是从宇宙中来的。

经过几代科学家的努力,现代科学家已经知道:今天我们所享受着的五彩缤纷世界——地球,是由估计94种化学元素组成的。而这94种元素是由至少比太阳大10倍的大恒星通过核聚变造出来的。其中的氢是组成宇宙的基本物质,它是宇宙大爆炸后的产物,也是组成恒星的原料。

从氦到铁是恒星在一生中一步步聚变出来的。从铁以后一直到94号元素铀的所有重元素是大恒星超新星爆发时聚变成的。所以今天的太阳至少是第二代恒星。

超新星爆发后因温度极高,所有物质都呈等离子态。当温度下降到一定时才形成原子,再下降后才形成分子。这时元素间互相转变的物理过程结束,化学反应开始,首先是氧化反应,然后是物质在高温熔化状态下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的反应形成岩石。然后是合成反应,形成甲烷,氨。温度下降到1000°以下才化合出了水和二氧化碳。岩石凝聚成了小行星和类地行星。水凝聚成了彗星。当地球在吸积成长时,很多彗星撞到地球上。这应该就是水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