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佐秦王嬴稷的丞相

辅佐秦王嬴稷的丞相

秦昭襄王嬴稷时期的各位丞相。

NO.1:樗里疾

樗里疾又名为樗里子,严君疾,嬴疾。嬴疾是秦孝公与韩国人所生的庶子,所以也是秦昭襄王的叔公,本在秦武王时期被任命为右丞相,秦昭襄王即位后,更得到嬴稷的重用,他足智多谋,又有相地之术,被后世称之为“樗里先师”,病死于秦昭襄王七年。

NO.2:魏冉

魏冉,也被称为穰侯,他是宣太后芈八子的弟弟,也就是秦昭襄王的二舅,在秦武王死后,魏冉拥立秦昭襄王上位后与宣太后把持朝政,魏冉的相国之路坑比三起三落,终身共先后四次任免。最后一次被雎对说了魏冉在外事上擅权,让秦昭王免掉了魏冉相国的位子,最后死于封地陶邑。

NO.3:甘茂

甘茂,姬姓,甘氏,名茂。甘茂与嬴疾一样,也是于秦武王时期被任命为左丞相,在秦昭襄王即位后虽为丞相,可处处遭到挤兑,最后因向秦昭王提出要把武遂退还于韩国后,被向寿和公孙奭在背后说坏话,由于怕有不好的下场,最终离开秦国跑到了齐国,最后死于魏国。

甘茂的孙子我想大家不会生疏,他便是小小年岁出使赵国而得到十几座城池的甘罗。

NO.4:田文

田文,妫姓,田氏,名文。他是战国四公子之一,也被称为薛公,号为孟尝君。他那门下有食客千人,可谓名气之大,秦昭王也是很想得到他,于是用了不少办法,在公元前299年,田文被齐湣王派于秦国,而此时秦昭王任用田文为秦相。一些臣子劝说于秦昭王:“田文是齐国的同宗,不可能会为秦国打算,定是先思索齐国后才会想到秦国,不可重用。”最终秦昭王罢免了田文,还想杀掉他,可惜被门客想方设法逃离,后回齐国为相,最后老死。

NO.5:楼缓

楼缓,先为赵武灵王的功臣,后在樗里子死后,出任秦相,结合赵,宋来对立齐、魏、韩三国。次年失败后被免职。在长平之战后,本为秦国去赵国压服赵王献城求和,可惜没得到同意后便离开了秦国。

NO.6:向寿

向寿,关于他的事记载较少,但我们晓得他是宣太后娘家的亲戚,出使楚国回来后有楚怀王的引荐,在加上宣太后的关系做了回秦相。

NO.7:范雎

范雎,字叔,改正名为张禄。后被称为“应侯”。他本是魏国中大夫须贾的门客,一次因被疑心卖国打得半死,机缘巧合遇见王稽并引荐给秦昭王,一开端并没有得到重用,在魏冉提出越过韩国和魏国去攻打齐国的战略时,范雎说出了利害,还提出远交近攻的战略,这样范雎被拜为客卿,后一次通知秦昭王君王的权利太小,要增强王权才干更好的开展,于是废太后等,任范雎为相,还推荐恩人王稽出任河东守。因王稽于公元前255年通敌,使得范雎遭到了秦昭王的疑心,最后辞归病死。

关于范雎,他与大将白起就不那么和睦了,最后还与秦昭王一同商议赐死战神白起。

NO.8:蔡泽

蔡泽,本是燕国人,早年周转各国,最后走投无路来到了秦国。后来范雎因被疑心,于是引荐了蔡泽给秦昭王,先为客卿,后范雎称病辞归后被封为秦相,没几个月就被人骂,因怕被杀,于是交出了相国的位置。最终在秦国留了十几年,曾在秦始皇时期出使过燕国。

秦昭襄王嬴稷在位时间很长,前后总共五十六年,所以他在位期间前后有八位丞相分别是樗里疾、魏冉、甘茂、田文即孟尝君、楼缓、向寿、范雎和蔡泽八位。

樗里疾和甘茂为老相,虽在秦昭王时期没有得到很好的展示,在对于秦昭王上位有功劳,而魏冉更是出将入相的人才,虽与宣太后专权,也为秦国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后期范雎提出的远交近攻的策略更是对统一中国有着很大的帮助。

秦昭襄王在位时期的丞相有樗里疾、甘茂、魏冉、范雎、蔡泽。

1、樗里疾

樗里疾(―前300年),又称樗里子、严君疾,嬴姓,赵氏,名疾,战国时期秦国宗室将领,秦孝公庶子,秦惠文王异母弟,其母为韩国人。

能说会道,足智多谋,绰号“智囊”,擅长外交、军事。辅佐秦惠文王,拜为右更,攻取魏国曲沃、赵国蔺邑和楚国汉中,攻城略地,封于蜀郡严道县(今四川省荥经县严道镇),号严君。

秦武王即位后,驱逐张仪和魏章,任命战功卓著的樗里子为右丞相,精通韬略的甘茂为左丞相。二人相得益彰,推动大规模对外战争,扩张秦国版图,为后来秦国统一中国打下坚实根基。

秦昭襄王元年,拜为丞相,主持朝政和宗族事务。七年(前300年),去世,葬于渭水南岸章台之东,后世堪舆家尊之为“樗里先师”。著有作品《青鸟经》,传于世。

2、甘茂

甘茂,姬姓,甘氏,名茂,生卒年不详,下蔡(今安徽颍上甘罗乡)人,战国中期秦国名将。秦国左丞相。曾就学于史举,学百家之说,经张仪、樗里疾引荐于秦惠文王。

周赧王三年(前312年),助左庶长魏章略定汉中地。后遭向寿、公孙奭谗毁,在攻魏国蒲阪时投向齐国,在齐国任上卿。周赧王十年(前305年),为齐国出使楚国。秦王想让楚国送还甘茂,为楚所拒。后卒于魏国。

3、魏冉

魏冉,亦作魏厓、魏焻,因食邑在穰,号曰穰侯。战国时秦国大臣。宣太后异父同母的长弟,秦昭襄王之舅。

从惠王时起,就任职用事。秦武王23岁因举鼎而死,没有儿子,各兄弟争位。魏冉实力较大,拥立了秦昭王,亦帮秦昭王清除了争位的对手。

之后魏冉凭着他与昭王的特殊关系在秦国独揽大权,一生四任秦相,党羽众多,深受宣太后宠信。

曾保举白起为将,东向攻城略地,击败“三晋”和强楚,战绩卓著,威震诸侯,“苞河山,围大梁,使诸侯敛手而事秦”。

公元前288年10月,秦昭王派穰侯魏冉去齐国,约齐湣王与秦昭王同时称帝,秦为西帝,齐为东帝,准备联合五国攻赵,并三分赵国。但秦国这一连横策略没有成功,被苏秦的合纵破坏。

公元前284年,秦、韩、赵、魏、燕五国,合纵破齐,他假秦国的武力专注于攻齐,夺取陶邑(今山东定陶西南),为己加封,扩大自己的势力。由于他权势赫赫,导致人心不附,对秦王政权构成了严重威胁。

公元前266年,被秦王罢免,迁到关外封邑,由范雎代相,最后“身折势夺而以忧死”卒于陶邑,葬于此地。

4、范雎

范雎(-前255年),字叔,魏国芮城(今山西芮城)人,著名政治家、军事谋略家,秦国宰相,因封地在应城,所以又称为“应侯”。

范雎本是魏国中大夫须贾门客,因被怀疑通齐卖魏,差点被魏国相国魏齐鞭笞致死,后在郑安平的帮助下,易名张禄,潜随秦国使者王稽入秦。

范雎见秦昭王之后,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抨击穰侯魏冉越过韩国和魏国而进攻齐国的做法。他主张将韩、魏作为秦国兼并的主要目标,同时应该与齐国等保持良好关系。

范遂被拜为客卿,之后,他又提醒昭王,秦国的王权太弱,需要加强王权。秦昭王遂于前266年废太后,并将国内四大贵族赶出函谷关外,拜范雎为相。

范雎为人恩怨分明,掌权后先羞辱魏使须贾,之后又迫使魏齐自尽。又举荐郑安平出任秦国大将,王稽出任河东守。

前262年,长平之战爆发,两军对垒三年后,范雎以反间计使赵国启用无实战能力的赵括代廉颇为将,使得白起大破赵军。长平战后,范雎妒忌白起的军功,借秦昭王之命迫使白起自杀。

此后秦军遭诸侯援军所破,郑安平降赵。前255年,王稽也因通敌之罪被诛。范雎因此失去秦昭王的宠信,不得不推举蔡泽代替自己的位置,辞归封地,不久病死。

5、蔡泽

蔡泽,生卒不详,战国燕国纲成(今河北万全)人,善辩多智,游说诸侯。蔡泽在走投无路入秦,经范雎推荐,被秦昭王任为相.随后在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四朝任职。

惠文王之后,献计秦昭王杀信陵君、灭东周,几个月后,因被人攻击,害怕被杀,辞掉相位,封纲成君。

居留秦国十多年,秦始皇时,曾出使燕国,号为纲成君。在哲学上,倾向于道家,着重发挥道家“功成身退”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