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胭脂

什么是胭脂

胭脂意思是古代中国妇女使用的一种化妆用品,主要是采用一种红蓝植物提取,加入适量的油脂动物骨髓等制作而成的面部彩妆产品,有一定的美颜效果。

肪脂

[ fáng zhī ] 

基本解释

脂肪。

详细解释

脂肪。

宋 洪迈 《夷坚甲志·仁和县吏》:“ 王 云:但闻猪肪脂能製硫黄,兹用臟尤为有理。”

胭脂,是指涂敷于面颊的化妆品,其目的是使面颊具有立体感,呈现红润血色良好的健康容貌。通常使用红色系颜料,也有适应修容使用需求的褐色、蓝色、古铜色和米色等。

胭脂自古代以来就是一种十分受女性喜爱的化妆用品,其本身经历了长时期的发展。

古代制作胭脂的主要原料为红蓝花,又名红花,为中国汉代以来频繁记载和经常使用的药物、染料和美容化妆品原料。

红蓝花原产埃及,约在汉代经中亚传入中国,此花色泽红润鲜美,故匈奴人采之制作颜料,并用作妇人美容品。“胭脂”二字也是红蓝花的匈奴语称呼的译音和演变(匈奴人称妇女为“阏氏”,生长有红蓝花的山名为“焉支山”。

魏晋以后,红蓝花被广泛种植。《齐民要术》中专列一篇论述红蓝花的栽培技术及胭脂的制造工艺方法。据说这种花的花瓣中含有红、黄两种色素,花开之后被整朵摘下,然后放在石钵中反复杵槌,淘去黄汁后即成鲜艳的红色颜料。

妇人妆面的胭脂有两种:一种是以丝绵蘸红蓝花汁制成,名为“锦燕支”另一种是加工而成小而薄的花片,名“金花燕支”。

大约到了南北朝时期,人们在这种红色颜料中又加入了牛髓、猪胰等物,使其成为一种稠密润滑的脂膏,由此,燕支被写成“胭脂”,“脂”字便有了真正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