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头外摆计算公式

车头外摆计算公式

     原地倒车打盘圈数,前轮偏转角度、汽车轴距,以及车头外摆最大距离这四者之间还是有着必要的联系:

拿轴距为2580mm的SUV来说,通常地,有如下三条规律:

①打半圈倒车,前轮偏转角度是15度,那么,轴距大约就是2.6m,于是可以得到“轴距m乘以前轮偏转角度≈车头外摆最大距离cm”,即2.6m×15°≈40(cm)

②打1圈倒车,前轮偏转角度是30度,那么,轴距为2.6m时,车头外摆最大距离即2.6m×30°≈80(cm)

③打满轮倒车,前轮偏转角度是45度,那么,轴距为2.6m时,车头外摆最大距离为2.6m×45°≈1.2m

    掌握这个规律后,现实生活中,我们在窄路侧方位停车,窄路倒车入位,乃至窄路掉头等等场景,就可以知道车身一侧的距离后,往另一侧打盘相应的角度倒车转弯,车头外摆时就不会蹭到该侧旁边的障碍物了。

    这就是科目二倒车入库时,为什么右倒库教练反复要求我们左侧间距必须领车大于或等于1.2m的原因。

     平均车头间距等于平均车头时距,平均车速 。车头时距,记为ht,单位为秒/辆。

车头时距(Time Headway,TH)是评价驾驶安全性的重要指标,它与交通流组成、驾驶行为密切相关,是反映道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的重要依据,对于优化道路设计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车头时距代表着前后两辆车的前端通过同一地点的时间差,一般可使用前后车的车头间距除以后车速度来计算

电动是为了计算带有箱体的摆动式机械车头的偏斜角,它是计算机动车头的运行和操作坡角的重要参考。根据箱体输出力与输入力之比,通过力学分析推出形式:外摆角φ = sin-1(B/A)其中,A是输入力,B是箱体输出力。其中输入力主要是来自于操纵轴的扭矩或其他推动系统传递的输入力,而箱体输出力则由动机的驱动力产生。当A大于B时,箱体会呈故障态,此时激活制动装置以减小外摆角。而当A小于B时,就会产生另一个状况,此时箱体的外摆角呈正值,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制动器的作用,即可以根据外摆角的变化来确定车头操作的坡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