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变成冰是什么原理

氧气变成冰是什么原理

原理是氧气在特定条件下达到凝固

固氧、固态氧形成于正常大气压的54.36K(-218.79°C)以下。固态的氧气由于吸收红色光,像液氧一样,是浅蓝色透明物质。氧气达到凝固点(-218°)时被成为固态氧气。

氧气熔点:-218.4℃(变为淡蓝色雪花状的固体)

密度:气态1.429克/升,液态1.419克/立方厘米,固态1.426克/立方厘米

无机物化学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氢气与氧气发生的是化合反应,只不过在特殊的条件下,迅速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的不是液态的水,而是固态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