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数之制是什么

庙数之制是什么

庙数之制,首创于周,狭义指宗庙之数,《礼记》“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广义是一种社会阶级制度,规范社会各级别的社会活动

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天子迭代思亲,感时以立宗庙。宗庙一直作为古代帝王诸侯上祀先君,祭封鬼神的重要场所。宗庙之中仪制虽多繁缛,却各有深意。宗庙之事,古书中论及不过四类:形制、昭穆、庙次、祭祀。抛却形制,其他三种制度皆与昭穆相通。

庙次虽有七庙、五庙之争,但事实上有争议的不仅仅是数量问题,还有庙中所奉神主孰昭孰穆,孰人越四亲当归拊始祖。祭祀中褅、袷乃至四时祭祀无不列昭穆以待来者。那么什么是昭穆首先,昭穆是一种“制度”,是在生活中的婚姻、宗庙、祭祀、墓葬、继承及宗法制度等关系密切的一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