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诗发端于什么时期

格律诗发端于什么时期

格律诗发端于南北朝齐梁时期,形成于隋末唐初,成熟于唐代中期。格律诗也称近体诗,主要分为绝句和律诗。按照每句的字数,可分为五言和七言。篇式、句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变化使用也要求遵守一定的规则。格律诗结构严谨,字数、行数、平仄或轻重音、用韵都有一定的限制,它的句数是一定的。如,律诗一般讲究平仄和押韵、押韵和对仗。

格律诗发端于南齐时期。

格律诗,也称近体诗,是古代汉语诗歌的一种。格律诗是唐以后成型的诗体,主要分为绝句和律诗,按照每句的字数,可分为五言和七言。篇式、句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变化使用也要求遵守一定的规则。

格律诗是在南朝永明体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随着“四声八病”和“永明声律论”的传播,人们逐渐认识到其中的弊端,将其整理修改,出现了更为简便“粘对律”,并由此演化出“平仄律”。五言律诗的定型是由宋之问、沈全期于唐高宗及武后时期完成的,他们不仅提倡诗歌应讲究声律和对偶,而且提出平仄相粘的规律,即一联的对句要与出句相对,下一联的出句与上一联的对句要相粘,并把这个规律贯穿全篇。

后来经沈全期、宋之问、杜审言、李峤把这种规律运用于七言歌体中,最终在唐中宗景龙年间形成了七言律诗的定型。

格律诗定形于唐朝

汉诗由不定型到准定型再到定型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到唐代才建立起定型诗体和格律诗.

格律诗成型于唐,发展于唐,兴盛于唐,在唐代形成了一个顶峰, “唐诗” 是后世无法企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