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陵山传说

保定陵山传说

河北省满城县西南有座山,叫陵山,一座很不起眼的小山,却有着种种神秘的传说。

陵山东南约2公里,有个村子,叫守陵村。村民们说,村子里的人家最早是被迫看守陵墓的,时间久了,也弄不清是看守谁的坟了。

据村里的老人回忆说,山上一溜十八个石头堆,里面埋的都是王爷及其后代,坑里有王爷的“金脑袋”,守陵村的人都是多少辈以前留下来的看陵户。

陵山,守陵村,这里到底埋葬着谁这个未解之谜,竟意外地随着一声炮响,露出了真实面目。

1968年5月23日,北京军区工程兵在满城县陵山执行国防施工任务,一个炮点响后,半个小时没见冒烟,却见作业底部出现了一个深6米、直径0.6米的洞。

战士们抬来一根约6米长的圆木,放入洞中,正好探到底,又扯来电线,接上灯泡,顺着圆木下去几个人,发现几件暴露在外的文物。

大家想起当地百姓的传说,推测这是一座古墓。

那是个特殊的年代,社会情况较为复杂。5月28日,河北省文物工作者得知消息后,在军队的护送下,日夜兼程赶赴现场。

初步勘查,在古墓发现了鎏金车器、整排的马首、堆积如山的陶器、珍贵的金银或鎏金青铜器,断定这是西汉时期的贵族墓葬。

消息传达北京后,中科院教研研究所派专家和河北工作队共同成立考古队,在严格保密的状态下,开始进驻陵山“军事禁区”,对古墓进行挖掘清理。

墓室清理出大量的无价国家,通过铜器铭文确定墓主人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随后,考古队又在刘胜墓的北面发现了窦绾墓。窦绾,刘胜的妻子,中山国的王后。

刘胜系汉景帝刘启的儿子,汉武帝刘彻异母哥哥,受封中山王。《三国演义》中刘备便自称自己是刘胜的后代。

两座古墓出土了大量的无价国宝,其中两件重量级的文物,让一个久远的传说得以证实。

东晋《西京杂记》记载:“汉帝送死皆珠襦玉匣,匣形如铠甲,连以金缕。”这两件宝物便是文中所说的“金缕玉衣”,《史记》《后汉书》对其都有记载。

其实,“玉衣”是现代人的叫法,汉朝时叫“玉匣”,它是古代殓玉的一种形式。

古人认为玉能将人的九窍保持不外泄,尸骨不腐烂,来世还可继续做人,于是便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殓玉。比如,玉衣、含玉、握玉、塞玉等等。

“玉衣”最早的雏形是东周时的“缀玉面幕”,由薄玉片、玛瑙红珠串起来的面罩,呈三角形、梯形、三叉形,用来覆盖死人的脸。

汉代帝王对永生的狂热追求,导致“缀玉面幕”发展为“金缕玉衣”,厚葬更是高度发达。“玉衣”从西汉一直延续到东汉末年,曹丕下令禁止用玉衣陪葬,这一殓玉形式才在历史上消失,渐渐成为记载中的一个传说。

刘胜的玉衣全长1.88米,用2498片玉片和1100克金丝制作而成。窦绾的玉衣全长1.72米,共用了2160片玉片、700克金丝。这是一项复杂而又庞大的工程,即使一个超常熟练的玉工,也要十年左右时间才能完工。

如此珍贵的重量级文物,到底价值几何呢

2000年曾发生了一起金缕玉衣案,一位浙江商人为了骗取银行数亿贷款,花费2万元仿制了一件金缕玉衣,请来5位顶极专家来鉴定,其中一位还是故宫前副院长。专家们一番鉴定,认为此乃罕见的真品,估价24亿元人民币。

后来,商人资金链断裂,伪造之事最终败露,鉴定书自然也成了一张废纸。但是,此事之后,民间都认为金缕玉衣值24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