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邦的意思

国邦的意思

意思是指祖国的江山社稷。

“邦”,读音为bāng,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邦”的基本含义为国,如友邦、邻邦引申含义为疆界,边界,如邦墓。

在古文中,“邦”也常做动词,表示封,分封,如设五等,邦群后。——柳宗元《封建论》。

“邦”,初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甲骨文“邦”字由“田”、“丰”构成,“田”表示人们赖以生活的地方,“丰”表声,后来又在金文时代、楚系简帛时代、秦朝小篆时代、秦系简牍时代中发现,“邦”字简体版的楷书从秦系简牍时代演变而来。

“邦”和“国”是有区别的。《周礼・太宰》中曾记录:“大曰邦,小曰国。”

当时周天子统治的整个“天下”被称为“邦”,其他各个诸侯所管理的地方就叫“国”。从字形看,“国”是个会意字,起初就有“王都”“首都”的意思。由此可见,早先在地域和分量上“邦”要大于“国”。

像词语“邦客”“邦家”“邦国”等中的“邦”指的就是国家。宋代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到的“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馋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中的“国”则是指“国都”。随着汉语的发展,在“兴国安邦”这一成语中“邦”和“国”已是同义词,都是“国家”的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