秤的七个发展史

秤的七个发展史

秤的产生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出现了天平。到了三国时代,天平的提纽渐渐从中间移至一端,并在衡杆上刻斤、两数,形成提系杆秤的雏型。当今出土的一些北魏、北齐的铁秤砣表明,魏、晋、南北朝时期,杆秤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对于计量衡器,历代都重视其制造和管理。首先,要求衡器制造准确。早在西周成王时,王室就曾颁布度量衡标准器。

秤是从古代的天平演变而来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出现了“天平”。随着岁月的更迭,天平的提纽渐渐从中间移至一端,并在衡杆上刻斤、两数,形成捉系杆秤的雏形。秤的产生,过去一直认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但在陕西眉县的一座西汉墓中,发现一件距今2000多年的木杆秤,经专家鉴定认为,这是我国迄今已知的最古老的木杆秤实物。

秤的出现的很早。春秋中晚期,楚国已经制造了小型的衡器 — 木衡.铜环权,用来称黄金货币。完整的一套环权共十枚,大体以倍数递增,分别为一铢、二铢、三铢、六铢、十二铢、一两、二两、四两、八两、一斤。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有一支战国时的铜衡杆,这种衡器即不同于天平也不同于后来的称杆,但与不等臂天平类似。经过逐步演化的过程,衡杆的重臂缩短,力臂加长,也就成为了现代仍在使用的杆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