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门槛典故

铁门槛典故

和“铁门槛”这个典故有关的人是智永。

智永是隋王朝吴兴永欣寺和尚。他幼年继承家传,学习王羲之的祖法,出家后,曾在永欣寺楼上学了数十年的书法,并发誓“书不成,不下楼”。他学书法非常勤奋,单就王羲之的《真草千字文》就整整临写了八百本之多。被他写秃了的笔头换下来投入大竹簏里,共计有五竹簏之多。于是,他将这些秃笔埋在地下堆成坟,并亲自写下“退笔冢”三字作为纪念。

他的名气大振后,求教书法者纷至沓来,日日门庭若市,以至将寺院的门槛也踩坏了。于是,只得用铁皮把门槛包裹起来。从此书法史上留下了这个著名的“铁门槛”典故。

人物评价

对于智永的书法,历代书法家与书法著作多有评价。乐安薛氏云:“智永妙传家法,为隋唐间学书者宗匠。”都穆《寓意编》云:“智永真草千文真迹,气韵飞动,优入神品,为天下法书第一。”解缙云:“智永瑶台雪鹤,高标出群。”韦续《九品书人论》云:“智永正草,品上之下。”

在大桥镇沙洼果园场东南三里多路,与嘶马接壤的地方,有一条长达100多米的土埂路,当地人称之为“铁门槛”。提起这条“铁门槛”,自古即有传奇,颇具神秘色彩。

要讲“铁门槛”,先说“花化烁”,它是一条修炼成精,善变会人言,既贪女色又吃人无厌的妖蟒。每当它外出寻欢吃人时,狂风四起,飞沙走石,天地一片昏暗,方圆百里千户,多少妇女失踪,多少孩童丧命,多少牲口绝迹,闹得人心惶惶,鸡犬不宁。当地百姓只好三天两日供奉祭品,烧香敬神,跪拜祈祷,以求人畜平安。

一日,李老太君云游北方,猛然间旋风呼啸,一股黑气直冲云端。李老太君忙稳住祥云,朝下一望,见一恶少正追扑两个青年女子,身旁残骨一堆,血染沙滩。“何处妖孽胆敢在此作恶!”李老太君声如霹雳,震得“花化烁”露了原形,慌忙遁路而逃。二女巧逢仙人搭救,方免丧身之灾。

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铁门槛”的来历

《红楼梦》里的妙玉最喜范成大的一句“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故自称“槛外人”。而且,《红楼梦》里的“铁槛寺”、“馒头庵”,也都来源于此?

其实,范成大的诗来源于隋唐时期二首禅诗,诗的作者是王梵志。

城外土馒头

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

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