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概括路遥的小说人生

一句话概括路遥的小说人生

路遥的一生,是艰辛的一生。

回首起先生生涯,已是百转千回,命运道不尽起承转合…看过《早晨从中午开始》,就知道他为创作《平凡的世界》,6年没有真正的早晨。如椽巨笔在延安窑洞里,终不负韶华。温情厚实的笔触,让我在最纯粹的年华中、最深的红尘里,与你相逢。

依旧感动不能忘,在《平凡的世界》里。

那是我生活过的,至少和我生活过的地方类似的地方。

我不能不为这本书和自己所熟悉的那些情节,以及记忆深处的那些碎瓷片、曾见过的破窑洞、曾路过的矿区......而落泪。

《平凡的世界》给我的不仅仅是认同和激励。

还有些深入骨髓难以言表的东西,它们时刻提醒着我,暗示着我。

路遥的作品的最大的特点是平易近人,用真正的真善美来打动人心。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中国人不少于七亿,许多人的心中只有阴影,没有光明。只有路遥心平气和的讴歌真善美,讴歌现实和理想。无论是少安和润叶的爱情,还是少安跟晓霞的爱情,都很理想自然。许多人认可这种爱情,而不是把他们和琼瑶的爱情故事向提并论。同时,《平凡的世界》也不仅仅是个爱情故事的合集,更多的是一个宣扬奋斗,宣扬积极进取的传奇。这在中国当代作品中并不多见。

语言朴实地近乎直白,乏善可陈,却感人至深,惟路遥也。

幸好,有路遥,有《平凡的世界》。只是那时还不兴陈忠实“写一本可以当枕头的书”这样的说法但路遥却写出来了大部头巨著。我总疑心他真正的想法是自我超越,他厌烦了《人生》,厌烦了中短篇那种自己系扣自己解的做法,厌烦了简单的自我重复他要跨越通往新起点的龙门,他要完成一部新的《创业史》。因此,我们看到在《平凡的世界》里,他力图把触角伸到黄土高原的各个角落、各个阶层、各种地位的人们既有少平个人奋斗、少平与晓霞的爱情这样的主线,也有周围人们的沉沉浮浮、农村生活变迁这样的副线既有一贯的、男女主人公道德的洁白无暇和对崇高理想的追求。

还是老师总结得好,“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有可能成就某种事业”。今天,小众一起怀念路遥。《人生》《平凡的世界》等影响了一代人,何其难得!

向先生致敬,向辽阔的生活致敬!向黄土地和奋斗路致敬!

《人生》是作家路遥创作的小说,也是他的成名作。原载《收获》1982年第三期,获1981——1982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小说以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时空背景,描写了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这样的一个人生的变化过程,构成了其故事构架。高加林同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构成了故事发展的矛盾,也正是体现那种艰难选择的悲剧。

2018年9月27日,路遥的《人生》 入选“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有影响力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