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反思的名人例子

善于反思的名人例子

一、司马光警枕励志

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

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写出了《资治通鉴》的大文豪。

二、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

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三、陆羽弃佛从文

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

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

四、少年包拯学断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

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五、万斯同闭门苦读

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

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

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你错了吗错哪了”

当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两个场景浮现眼前:一个是家长在训斥孩子,另一个是情侣之间的苛责。

在这剑拔弩张的一刻,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只能说一句:我错了,哪都错了。

可这句话不仅不会起到缓解的作用,还可能会火上浇油。

虽然“你错哪了”这句话在这个场合显得过于激烈,但其背后的反思的思维每个人都应该学会。

“我错哪了”“哪里还可以做的更好”,这样的问题可以引起有价值的反思,能让一个人快速地取得进步。

很多人犯了错误后,不去反思,而是继续前进。但是走着走着,会被同一个石头再次绊倒,过去的错误,像历史一样重演。

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反思是必不可少的一步。今天我来分享下曾国藩是如何反思的,希望给大家带来启发。

① 每日反思,持续精进

曾国藩在年轻的时候就养成了记日记的习惯,这个习惯一直持续到去世前一天。

相信很多人都曾经记过日记,我最长的一次记日记大概是持续了四个月,最后越写越短,写成了流水账,一天就用一两句话去总结。

后来觉得这样写毫无意义,就放弃了这件事。

反观曾国藩的日记,有什么不同呢

曾国藩的目的是很明确的,他记日记的目标是“研几”,也就是研究细节,反思自己。

当初我记日记,就是没有想清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只是为了写而写。

流水账的最大错误就是没有任何细节,也就失去了日记的最大用处。

只有把细节都暴露出来,才能找到可以改进的空间。

如果只是记录一下今天做了什么,就起不到反思的效果。

早年的曾国藩其实有很多毛病,比如和同乡吵起架来,会失控到“问候对方父母”知道朋友纳妾,他居然为了看一眼人家的小妾而专门跑一趟。

可见,年少时的曾国藩也是有很多缺点的普通人。

正是借由写日记,他开始反思自己平时的一言一行,不断修正,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在去世前三天,他在日记里写道:

余精神散漫已久,凡遇应了结之件,久不能完,应收拾之件,久不能检,如败叶满山,全无归宿。通籍三十余年,官至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可许,老大徒伤,不胜悚惶惭赧。

这个被高高抬起的巨人,即使在去世之前,仍在反思自己,这就是圣人的成功之道。

② 痛苦+反思=进步

曾国藩科举考试考了七次才成功,而最后之所以成功,第六次落榜后的反思起到了关键作用。

他最后成就非常大,但却并不是天资聪颖,甚至会被分到“笨”的那一伙。

考了七次才考上,一方面可以表现他的韧劲比较强,另一方面,也确实反映出他没那么聪明。

每次科举结束,知道自己落榜后,曾国藩就开始付出更多的努力。

可是呢,屡战屡败。

在第六次的时候,他受到的刺激尤其大,这个刺激来自两方面。

一方面是自己的父亲终于考中了,大家都在外面庆祝,唯独曾国藩把自己锁在屋里,独自咀嚼这份苦楚。外面的热闹与自己的凄凉相对比,放大了这份痛苦。

另一方面,曾国藩这次科举考试的文章被评为了反面典型,这也是促使他反思的主要原因。

曾国藩打死也没想到,自己以这样一种方式广为人知。他的考卷被张贴出来,被点名这是一篇“垃圾”文章,当时的用词没这么激烈,但效果是一样的,给曾国藩带来巨大的打击。

正是这样的苦痛,逼迫着他进行反思。

他承认自己笨,但还是选择坚持科举这条路。

但是他也发现,再这样埋头努力下去不行了。

因此呢,他开始反思自己的学习方式,反思自己的文章哪里写的不好。

他把那些成功考取功名的人的考卷拿出来,看看别人是怎么写的。

然后再与自己写的进行对比。经过对比,他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他在文笔方面还可以,但是在文章结构和整体气势上不行。

从此,曾国藩踏上了精准努力的道理,他写文章之前,会刻意地打磨一下文章结构,而不是下笔就写。

经过刻意练习,曾国藩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在第七次科举的时候,他拿到考卷后没有直接写文章,而是自己进行通篇的思考才下笔。

皇天不负有心人,他第七次科举成功了。

不要陷入自我感动式的努力中,而要找到自己的不足,做出针对性的改变。

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去反思自己,哪里还可以做的更好。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也可以知道,反思并不是天生的能力,而是后天可以习得的。

《原则》一书里写到:痛苦+反思=进步。

相信曾国藩对此完全同意。

③ 通过反思,成为“内行”

曾国藩作为军事门外汉,但是做成了正规军没办到的事,把太平天国打倒了。

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思考一个问题:如果让你去建立一个军队,你会怎么做

大多数人可能会有两种做法,第一是凭着自己的个人“经验”,更确切地说是个人感觉去建立。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别人怎么干我就怎么干。

其次是靠学习,也就是请教他人或者向书本学习。

但曾国藩开辟出自己的第三条路,向失败者学习,反思正规军的不足之处,然后自己反着来。

这可能是最高级的反思,通过反思别人的错误,帮助自己成功避坑。

多数人都爱学别人的成功经验,但是成功是一件多因素和偶然结合的小概率事件,学不来。

而学习别人的失败经验,却往往能收获奇效。

就像查理芒格说的:如果知道自己将会死在哪里,我就永远不会去那个地方。

因此呢,曾国藩在建立湘军的时候,把正规军为什么不行分析得非常彻底。

比如正规军的低薪制导致士兵的工资不能养家糊口,因此很多士兵都有自己的副业。

除了是一名士兵,更重要的身份是一名厨子或者是屠夫。

这样的军队,你能要求有怎样的战斗力呢。说是正规军,但里边全是业余的选手。

曾国藩看到这种现象,自己就反着来,一出手就是高薪资,薪资是正规军的三倍多,士兵没有养家糊口的烦恼,就能更踏实的进行训练

这样的反思曾国藩做了很多,更多内容大家可以看一下《曾国藩传》这本书。

正是由于自己的反思和分析,曾国藩虽然是个文官,但创建的湘军战斗力极强。他没有踩在巨人的肩膀上,但通过反思,他把恶魔都踩在了脚下。

凭着自己的反思习惯,曾国藩这个军事门外汉,干起来比内行还专业。

写在最后

如何从自己的经历中获取经验,如何从他人的经历中获取经验,曾国藩为我们上了一堂反思课。

反思自己的错误,可以实现加速成长而反思别人的错误,可以吸取教训,让自己少走弯路。

训练自己的反思能力,可能会很辛苦,远不如凭感觉做事痛快。但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这种辛苦,一定值得。

一百多年前,一位穷苦的牧羊人带着两个幼小的儿子替别人放羊为生。

有一天,他们赶着羊来到一个山坡上,一群大雁鸣叫着从他们头顶飞过,并很快消失在远方。牧羊人的小儿子问父亲:“大雁要往哪里飞?”牧羊人说:“它们要去一个温暖的地方,在那里安家,度过寒冷的冬天。”大儿子眨着眼睛羡慕地说:“要是我也能像大雁那样飞起来就好了。”小儿子也说:“要是能做一只会飞的大雁该多好啊!”

牧羊人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对两个儿子说:“只要你们想,你们也能飞起来。”

两个儿子试了试,都没能飞起来,他们用怀疑的眼神看着父亲,牧羊人说:“让我飞给你们看。”于是他张开双臂,但也没能飞起来。可是,牧羊人肯定地说:“我因为年纪大了才飞不起来,你们还小,只要不断努力,将来就一定能飞起来,去想去的地方。”

两个儿子牢牢记住了父亲的话,并一直努力着,等他们长大——哥哥36岁,弟弟32岁时——他们果然飞起来了,因为他们发明了飞机。这两个人就是美国的莱特兄弟。